您的位置:

首页 >> 干警风采


凤县唐藏司法所所长杨三祥事迹记实

[ 来源: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14-01-04 | 浏览:4245次 ]

扎根基层践行使命 情系百姓服务群众

---宝鸡市凤县唐藏司法所所长杨三祥事迹记实

在凤县政法战线上,有一位默默耕耘的同志,他就是唐藏司法所所长杨三祥。53岁的他已经在基层工作了35个年头,现虽年过半百,但仍以不凡的精神和活力,坚毅地奋斗在维稳的第一线,被人们誉为镇党委、政府的“参谋”,农村疑难矛盾纠纷的“克星”,农村矛盾纠纷隐患预防机制创新的“行家”。

他性格刚直,恪尽职守,办事公道,是个善管会理老百姓乱事、难事的人。他始终把消除矛盾隐患,维护社会稳定放在第一位,稳妥化解了大量的民间疑难纠纷,从事司法行政和人民调解工作17年来,先后解决处理各类疑难案件624起,平息群众集体上访12起,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到99%,有效地防止了农村矛盾纠纷的激化。他在多年的实践中学习掌握了丰富的法律知识,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处理问题积极稳妥,对当事人体贴关心,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迎难而上 甘于吃苦

杨所长一直坚持强不畏、弱不欺,机智勇敢,面对突发事件,敢于挺身而出,控制复杂局面,防止事态扩大。

2011年8月,本镇庞家河村一组女村民代某到自家白皮松苗圃地查看长势和进行喷药管护,在苗圃地发现苗床上和苗床道路上到处是大便粪堆,臭气熏天。代某便到地头的庞家河大矿民工居住点进行问话,被民工头杨某父子三人痛骂。在双方争骂中,代某被人推搡倒地胳膊擦伤。代某用手机告知其丈夫王某,王某来后又同工队争吵后,同工队去县医院包扎治疗,回村后,王某以无人付医疗费为由前后两次堵了县城通往镇政府的公路,堵路近4个小时,上下车辆十几辆无法通行,并扬言要“杀人”。镇调委会接到报案后,杨所长和主管领导迅速赶往纠纷发生地,对代某丈夫王某从违法堵路影响交通造成恶劣影响角度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将堵路车拖离公路,劝导其稳定情绪,防止因一时头脑发胀作出伤害人命的后果,并疏散围观人群。待所堵塞的车辆顺路通行后,又连夜晚召集法人单位庞家河金矿,民工队负责人,庞家河村调委会及纠纷双方当事人共18人在事发地进行调处平息事态。在弄清纠纷起因、后果,分析损失的基础上,对纠纷双方当事人互相指骂,引起争斗进行了批评,待气氛缓和后,又对医疗误工及苗圃受损情况共同分析测算,在纠纷双方赔偿意见差异太大的情况下,又进行现代社会文明素养、道德观念的法纪引导教育,终于达成一致调处意见。从漫天要价30万到8000元的合理赔偿,达成了调解协议。协议达成兑现后,双方握手言和时都说:“我们闹出这么大的纠纷,镇调委会陪着我们白天黑夜熬了两天两夜,又苦口婆心说理讲法,实在对不起,以后再不这样争斗了”。连续两天两夜的调查调解终于在第二天凌晨6时顺利平息了事态。

不畏困难 敢于碰硬

2011年9月18日晚7时左右,本镇一农用车司机全身是泥地来到司法所,要找杨所长“碰硬人”。杨所长了解了详细情况,原来,本镇刚刚完工的柏油公路,是由县公路交通局招标给几个有资质的修路工队分段承包。其中一个工队承包人在承包段验收合格付款后,拖欠本镇给他拉沙石的农用车司机胡某运费两万多元。胡某下午看见张某驾车路过,便上前讨要运费,张某驾车强行冲过,将胡某推到至公路边的水渠中,胡某起来后满身是泥,气愤之下打手机通知同村几个也被拖欠运费的四人拦住张某的去路,后来他们到农户大院争吵不休。杨所长于晚上8时左右汽车赶往纠纷发生现场。看到双方争执不下,措辞难听,并扭打在一起,其中一人扬言要取刀杀人,事态严重,杨所长大喝一声:“快住手!我是司法所所长,谁动手伤人要承担法律责任,相信我,停止争斗”。在围观群众和村干部的协助下,避免了事态激化。因双方情绪激动,到晚上三点还调解不下,杨所长劝他们回去休息,安排张某在镇上登记住宿。第二天8点,杨所长将此情况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并及时联系县劳动稽查大队、县交通局共同上手,联合介入妥善解决此事,将拖欠群众的运费追回,同时批评了张某,作为国家公务人员,应履行承诺,不能伤害农民工感情,农民工用血汗换来的钱不容易。张某表示自己以后诚信做人,再不做损害群众利益的事。

心系群众 促进和谐

2012年2月一天早上,本镇老场村74岁老人李翠英鼻青脸肿一瘸一拐地来到司法所找所长。杨所长将老人搀扶至办公室,端来一盆水将老人手脸洗净,询问了缘由,将老人送往卫生院治疗,然后通知村调委会一起去老人家里了解情况。原来李翠英家里有八口人,是个典型的农村大户,平时不仅要干家务活,还要带孩子做饭,经常受到无文化教养的二儿子和儿媳的谩骂,这次是因为老人给孙子喂饭时将饭掉在衣服上,二儿子便拳脚相加,将老人打伤。因二儿媳蛮横无理,村调委会多次调解未果。杨所长将他们全家人叫到老人住处,老人住的地方破烂不堪,炕上放着一条很破烂的被子,看着让人寒心。杨所长痛心地指给他们看,同时为他们讲解《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让子女清楚应承担的法定义务和虐待老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通过法制教育,道德伦理评说感化,李翠英的儿子儿媳默不作声,二儿媳表示再不虐待老人,并去医院看望送饭,承担了医药费。然后杨所长趁热打铁,起草了协议书,把老人以后的生活费和以后的安葬事宜都写了进去,并让双方签字。老人出院后来到司法所,握着杨所长的手说:“政府真好!杨所长不但教育了我的子女,连我多年一家争吵不管的后事都安顿好了,太感谢你了!”

法律援助 维护权益

2009年11月8日上午,辛家山村三组组长周某,急匆匆地坐清早7点班车来到镇司法所找到镇司法所长,哭着反映自己辛苦管理、装箱待售的苹果积压近一月有余,不能卖出。听其反映完情况后,杨所长感觉事态严重,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事态将向恶性发展,申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得不到保障,全年辛苦成果将付之东流。顾不上吃饭,杨所长随即同当事人周某一起,冒着早晨的寒冷天气骑车赶到三十里外的纠纷发生地,调查了解实际情况。据了解,9月下旬一天,邻村苹果零售商李某来到周家苹果园查看后,看上周某苹果果质好、个头均匀、色泽亮丽,便当下签订简单购果便签一份,交预定金500元,并送来苹果箱120个,承诺国庆前几天交钱后拉走。周家三弟兄欢天喜地,心想今年苹果销售不错,按合同要求分级要卖近7000多斤,收入近1.5万元,当下分级套袋装箱存在家中等待拉走。国庆销售时节已过,还未见李姓客商来拉,已有个别苹果出现冻伤情况,再存放下去苹果将全部冻坏,但此时李某并未如约将所购苹果拉走,周家老大随即去找李某,要求其按合同将苹果拉走,并付清果款。而此时李某却以苹果市场价格下降为由故意推诿不愿拉走想降价,并要求周某将定金、苹果箱退给本人,周不同意,在双方争执未果价格不统一情况下,周回家后三弟兄商议决定尽快卖出苹果,并且将决定告知了李某,李某同意周家弟兄将苹果卖掉。随后周某弟兄多方联系另一客商段某,段某看过周家苹果之后,感觉果品不错,随即找来几名村民配合装箱,拣出冻果。但是在挑拣整理准备拉走苹果时,被知情赶来的李某客商以他提早订的为说辞,强行阻挡,并将段某打伤看病,谩骂老实厚道的周家三弟兄,致使苹果销售陷于停滞状态。经过全天调查事实清楚后,杨所长按照稳定事态、保护受害人权益的原则,于下午通知李某和已看病回家的客商段某以及周家三兄弟,事发现场的装箱见证人共7人到场,从晚上7时在事发地周家堂屋取证、了解、陈述经过,走看现场,在分析掌握事实的基础上,组织学习《合同法》、《治安处罚法》,向打人者李姓客商讲清法律法规违法合同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给果农造成拖延销售损失的后果,按合同法归责原则,李某客商应承担违约责任和打人医疗赔偿责任,在杨所长依法讲解、以情说事、就案说理的批评教育下,李姓客商终于向段姓客商赔礼认错,取得谅解,并当场付医疗费230元,向周家三兄弟道歉,同意段姓客商以原价装箱,李姓客商苹果箱退还本人,在及时调处纠纷后,在镇调委会监督下,于晚11时将184箱苹果装上卡车,由段姓客商二次付给苹果销售户周家三兄弟7360斤14720元现款后顺利拉走。受害人周家三弟兄拉着杨所长的手说:多亏你们伸张正义,关注我们弱势村民,若不是你,我们的苹果将冻烂在家里。

普法宣传 提高素质

多年来,杨所长以全民普法、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为己任,运用所学的法律规范、开展全民普法活动42次,全镇95%的辖区公民知道常用的法律常识。从田间地头到农家小院、从学校到企业单位,到处是他现身说法,宣传法律的身影。有的群众咨询的法律问题他不清楚时,他就向律师打电话咨询,晚上回单位学习,将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向群众积极宣传,群众亲切地称他为“杨律师”。为了搞好唐藏镇普法工作,他倾注了多少心血,已无法计算。只是能清楚地记得上级每次发放的普法书籍,他都要自己看一遍、学一遍、讲一遍。还经常自费购买法律书籍,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刻苦自学。厚积薄发。多年来,他亲自撰写普法讲稿有30余万字,一条条枯燥的法律规定,一个个典型的案例,都被他用浅显的语言,通过调频广播,送到千家万户,送到工厂企业,送到田间地头。他知道,普法的深入开展还要靠大家。为此,他打出一连串普法组合拳。近3年在全市 “两率一度”的上级测评中,社会满意率达到98%以上,名列全市前列、全县第一,受到上级的表扬和肯定。

热情服务 孜孜不倦

从事司法工作17年来,杨所长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认为基层司法所就是为民排忧解难,为党和政府保驾护航,责任重大,不可懈怠。在接待上访群众时,坚持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水暖心、一颗诚心接谈、一声走好相送;在处理信访业务时,不让领导交办事项在自己手里延误、不让传递的信访批件在自己手里减速、不让办理的信访案件在自己手中积压、不让来访群众在自己这里受冷落;不让正常的信访渠道在自己这里受阻、不让党委政府的形象在自己身上受影响。他制定了配套实施考核细则,把“和谐信访”纳入全镇创建工作考核,受到了全镇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为了工作,他牺牲了很多假日,妻子经常埋怨:“离了你,人家维稳照常搞,你那么认真为啥哩”,杨所长总是坦然一笑,继续战斗在维稳一线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他的辛勤努力下,唐藏镇多次荣获全县“信访工作先进乡镇”、“维稳工作先进单位”、“平安乡镇”、“反邪教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被宝鸡市评为“宝鸡市治安模范镇”、“防矛调处先进集体”,并于2012年创建成功省级示范化司法所。个人被评为“省司法行政工作先进个人”、“宝鸡市优秀调委会主任”、“宝鸡市优秀人民调解员”等,这是党和人民对他甘于奉献、勤奋工作的褒奖。

这就是他,一位事迹突出、人人称颂、生命不息、拼搏不止的人民公仆。